2016年2月12日,美国LIGO地面引力波探测实验组正式宣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宇宙中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开启了迈向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2017年10月3日,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LIGO引力波实验组的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在“LIGO探测器以及引力波探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2017年10月16日,美国LIGO和意大利室处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联合宣布于2017年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国际引力波电磁对应体观测联盟发现该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该事件是天文学家期待已久的重大发现,在天文学以及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式开启了多信使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为及时总结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国光学》拟在2018年出版“空间引力波探测”专题。
当期专题主编: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 靳刚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王智 研究员
现公开向国内外广大读者以及作者征集该方面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旨在集中反映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进展,诚挚欢迎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积极投稿,具体征文事项如下。
一.征稿方向:
³新型空间(及地面)引力波测量方案 ³引力波波源模拟及数据处理
³时间延迟干涉技术 ³轨道设计及仿真 ³超稳望远镜 ³惯性传感器
³百万公里基线激光干涉测量及相关技术 ³稳频激光器
³超静超稳卫星平台 ³无拖曳及微推
二.征文要求
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引证准确,文字简练,图表清晰,尚未公开发表,中英文皆可。
2. 来稿必须进行脱密处理,发表前应提交保密审查表(盖章)。
3. 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应给出中英文。
4. 文中单位和物理量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
5. 通过《中国光学》网站(http://www.chineseoptics.net.cn)“投稿中心”直接进入《中国光学》作者中心,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作者留言标明“空间引力波探测”专题投稿)。投稿模板及具体要求请参见《中国光学》官网。
6. 截止日期:2018年6月 30日;
7. 联系人:李自乐;电话:0431-86176852;邮箱:chineseoptics@ciomp.ac.cn。
客座主编介绍:
靳刚,博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1993年获巴黎居里大学物理光学博士,师从法国著名光学家A.C. Boccara教授。长期从事纳米尺度光学测量及其应用,先后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任合作研究员、瑞典林学平大学(Linkoping University)访问科学家和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客座教授等;近年来从事空间激光干涉和相关技术研究,主持与承担中科院知识创新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项目《空间激光干涉仪方法学演示系统》、中科院装备研制项目《空间激光干涉仪地面演示系统》以及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空间太极计划预研等。现任中科院空间引力波计划——太极计划载荷技术总师,领衔激光干涉测距系统整体设计和技术总成。发表科技文章130多篇,专利30多项。
王智,博士,研究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一直从事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研制工作,参与过我国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嫦娥三号着陆器有效载荷的研制、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空间太极计划预研等。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空间引力波探测有效载荷的研制,主要是超稳望远镜、惯性传感器等相关的研制工作。


